全球通信

我们的理念来源于企业的创新理念和方法,

融入理性概括,在实践中运用
李玉萍|可以一棍子打死“夫妻档”企业吗
来源: | 作者:李玉萍 | 发布时间: 2018-08-13 | 168 次浏览 | 分享到:
以下描述来自作者陈曦的文章——
一辆疾驰而过的出租车上,一部红色手机飞了出来,在空中稍稍盘旋,啪地摔在地上。

张永琪和张晓东在车里爆发了激烈地争吵,手机是张晓东扔的。

二张是一对夫妻档,分别担任环球雅思(下称“环雅”)总裁和董事长。丈夫张永琪是柔,妻子张晓东是刚。



企业有一种特殊的分类就是夫妻档企业。目前,已有不少“夫妻档“企业成功上市,例如益佰制药、广东榕泰、腾达建设、天士力、好当家、凤竹、康美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A股上市民企总共有1332家,其中有108家是夫妻店,平均每12家上市民企里就有一家是“夫妻档”。

中国有句古话是“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资源紧缺的时候,亲情是面对问题的最强纽带。而夫妻档企业,由于双方特有的默契,比起亲兄弟,父子更容易“齐心“。

在我做咨询的十多年期间,见过不少的“夫妻档“企业。其中,最成功的就是福建某集团公司的丁董夫妇。

丈夫从做贸易起家,经过30多年的打拼,从小作坊企业发展成为一家多元化的集团公司。丈夫擅长开拓业务,人际交往,重情重义。凡此种种,使他获得了超多的友情帮助,业务节节高。妻子擅长安抚笼络员工,做丈夫的“帮助“。

我为这个企业做顾问的8年期间,发现这个企业最强大的竞争力不是资金,而是他们努力营造的亲情氛围,或者是说”融心文化“。很多员工是他们家中的座上客,十年、十五年的老员工在企业比比皆是。每当公司员工有“婚丧嫁娶”之事,夫妇必然礼到情到。

我遇见的另一对夫妻是做电子产品业务的,是日本某个知名品牌的独家代理。丈夫负责公司全盘管理,业务拓展,全盘管理。妻子负责了公司传统业务,性情较温和。两个人在处事和对待员工的方法上差异很大——丈夫对员工较为苛刻,性格急躁,疑心较重。因而,公司员工离职率较高。而且丈夫独断专行,妻子的话几乎听不进去。据这家公司老总的妻子讲,他们会为工作吵架。甚至有一次当着我的面为某件事情争吵起来,使谈话无法继续下去。

我曾建议他们重新分工——男主外,女主内。但丈夫的掌控欲较强,有点偏执,这个建议无法行得通。最后,妻子选择回家管理内政。

我概括了下所遇到的“夫妻档企业”,大致会有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紧密捆绑型。一起来共同发展、相互支持、相互补充。

重庆小天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廖长光、总裁何永智夫妻就是通过合理的分工、默契的配合,将企业不断做大的。 何永智说: “从创业开始到现在,一直是他宏观,我微观。他把生意做大,我把生意做好。说我们两个互相信任、帮助、理解都不够,还有互补。另外,我很欣赏他做的事,我做的事,他也会比较欣赏。”

第二种是辅助支持型。一方并没有完全出局,而是在公司适当的位置上发挥他(她)的作用(上述第一种)。

第三种是比翼双飞型。就像雕刻时光的两位老板各有自己的一块业务,你喜欢你去做,然后在你喜欢的领域里发挥作用。

第四种是彻底回家型。企业最后由夫妻一方管理(上述第二种)。

对于很多员工来讲,一般都不愿意选择夫妻档企业。可能关于家族企业的负面消息比较多,心里会顾虑“企业是否规范”。网上也有人甚至发文列举了“夫妻档企业”的四大罪状。






显然,夫妻间的默契对于公司业绩有正面的影响,也会有负面的影响。比如说夫妻太默契,想法思路太一致可能缺乏创新,对一些新的点子可能有一种天然的抵触,不容易跳出思维的惯性。



企业刚创建或规模小的时候,夫妻通力合作使企业平稳运行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发展壮大的时候,就需要从根本上破除夫妻档的“弊端”——

夫妻档企业是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集中的企业,会阻碍现代化的公司制度与治理结构的建立。即使建立了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架空其他管理层的权力,从而失去管理团队的力量。另外,夫妻企业家权力缺少监督将很难使企业真正做大做强。

据不完全统计,在夫妻店里,中小板与创业板居多,分别有61家和40家,主板有7家。

当企业规模大的时候,不是夫妻说话算数了,需要有更广阔的胸怀,融入新股东加入。如果企业上市,会涉及更多利益方与庞大员工一些缺点就会暴露出来阻碍企业的规范化与继续发展。

夫妻创业成功后就需要构筑一些防火墙,把家事和企事分开,让利益相关者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