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遇到过一位中年的求职者。他的脸上没有中年人应有的自信,而是充满对前途的迷茫,未来发展的担忧。容貌也过早的显老,当我问及其对自身发展的定位,回答茫然。我不知道说什么,稍微寒暄之后,祝福话语后,只好送其离开。
那刻,望着窗外,我为其“悲哀”,不仅想起曾国藩曾经教导的“四条职场诫命”——
第一戒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长久能获取利益的事不要做,大多数人想要得到的地方不要去。
解读:“久利之事、众争之地”往往是一块烫手的山芋,但是人性定律决定了。因而,自古火中取栗、飞蛾扑火者层出不穷。
战国时期韩国军事不敌秦国,于是就把秦国的侵占目标之地上党,拱手相让给了赵国。赵国平白无故地得到了这份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正乐颠颠呢,怎料到却因动了秦国垂涎的蛋糕,惹上了战火烧身。秦国大兵压境,发动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赵国大败,从此一蹶不振,直至被秦国灭亡。
追求高薪无可非议,然而每一个沉甸甸的“薪酬”背后,是看不到的独特职场定位、独到的眼光和超乎寻常的能力。初入职场,我给自己也是文秘定位,后来发现这份工作门槛实在太低了。看起来斯文,但实际在企业中价值较低。
很多人都去做的职位和工作,必然“剩余”,价值也无法很好体现。于是,我放弃了“舒适”,选择了艰难,走向技术强但辛苦的“策划”工作。几年的策划工作,培养了我的创意思维和能力,对今天从事顾问工作帮助也很大!
第二戒 勿以小恶弃人大美 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不因人小的缺点就忽视他的优点,不因小小的恩怨就忘记了别人的恩惠。
解读:人常常会犯认知上的错误,晕轮效应,近期效应……,但在合作共赢的职场中,求大同存小异,“放”过别人,就是成就自己。正如《礼记》上说,“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回头一望,职场上人来人往,所谓的“恩怨”根本不值一提。反而“一笑泯恩仇”,也许会带来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第三戒 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经常说别人短处的人,其实只是想掩盖自己的短处;经常夸耀自己长处的人,其实是忌惮别人的才能。
解读:其实就是“存心不厚,识量太狭。”内心强大的人,不怕别人说自己的短处。而一个人如果经常谈论别人的短处,夸耀自己的长处,不仅是情商低的表现,也必然给自己招来怨恨,埋下祸乱的种子。
汉高祖刘邦曾经随便和韩信讨论各位将领的才能。刘邦问道:“像我自己,能带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人。”刘邦说:“那对你来说呢?”韩信回答:“像我,越多越好。”韩信后来被杀,不能说与他这种性格无关。
第四戒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职场解读:职场中,带着发展的眼光看待金钱。有时候宁可舍小“利”,求重“力”
刘邦攻破咸阳,却不敢占据其地;曹操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却终其一生不敢篡汉自立,他们都是怕成为众矢之的。所以,面对利益,一定要权衡取舍之道。
谋划事情,看准了宁愿自己决策,也不要跟一群没有主见的人一起。正如《战国策》上说,“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