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信

我们的理念来源于企业的创新理念和方法,

融入理性概括,在实践中运用
马云没被请吃饭,少了美国传教士说的一样东西……
来源: | 作者:李玉萍 | 发布时间: 2018-08-13 | 190 次浏览 | 分享到:
每年世界互联网大会都吸引着一大批“吃瓜群众”的关注——

从最新科技到参会“大佬”,从参会“大佬”的发言、活动到其穿着,无不成为热闹的话题。

这两天被刷屏的无非就是“饭局”两个字,其中让人更加关注的就是马云没有被邀请参加受人

关注的两大“饭局”。


马云12月5日在接受新京报等几家媒体采访时称,


我要组织个饭局,全世界顶级,但有什么意义呢?(这)不是我要表达的。”他直言,“这些饭局他们没请我,请了我也没时间。





这段话,如何理解?

你可以说

“没吃到葡萄,说葡萄酸"

你也可以说

"阿Q精神"

但我看确实少了一样东西

                                        是什么呢?

 

    美国传教士亚当斯密在《中国人性格》一书这样剖析中国人——


    初步看来,将全人类都具有的“脸面”描述成中国人的一种“性格”,再也没有比这更荒诞可笑的了。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脸面”不单指头的脸部,它是一个复杂的集合名词。



百度百科有一段关于“面子”的解释,颇有意思——



面子是根植于文化的社会心理建构,面子在人际交往中形成与表现,面子具有情境性和可变性,面子是一个人自尊与尊严的体现,面子是一个人的自我心像,面子是重道义轻功利伦理情趣的表征。



当“面子”上升到自尊和尊严这个层面,意义非同一般了。


在中国,不给“面子”,可能意味着——


不能升官

没生意做

进不了“圈子”

没有朋友

没有亲情

……


所以,在《中国人的性格》中写到让外国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为了保全面子连性命也不顾,这对我们来说似乎很不值得,但是据说古代中国的地方官犯了杀头大罪后,在依法斩首时是可以身穿官服的,这种特殊的恩惠就是为了保住他们的面子。








看完这段话,再去回味前面的马云说的话就很有意义了。


因而,李玉萍认为,在中国无论是社会工作还是企业工作,只要跟国人打交道,一定深谙“中国人的性格”。因而——


中国人的饭局重点不在“饭”而是“局“

没有“局“,这顿饭就是家常便饭!

“局”的背后,人情或是利益!



“大佬们的饭局”不管怎样都非一般人理解的”吃饭”,倒是理解下中国人的性格挺有意义。


“面子”犹如一把钥匙,一旦人们正确理解了它所包含的意义,就可以打开中国人许多重要的性格之锁。


在企业中,人才能否被吸引,能否发挥应有的价值,以及人才的离开后能否对“原东家”不产生伤害而是积极的意义,


除了“该给的要给”,“心不受委屈”更重要。很多时候,就是“面子”。


前几天看到新闻,说颇具才气的李一男出狱了。李一男当初在华为深受任正非的器重。即使后来离开华为独立发展,任正非也是给足了李一男“面子”。


可后来,他没有给任正非面子,才导致所谓的“打港办”的机构,专事研究李一男的一举一动,反戈剿杀。


感慨于这位曾经被任正非视为“干儿子”的年轻总裁。有今天的结果,可以说是性格造成的,也是他不懂的“感恩”“,不给任正非“面子”导致的。